必一运动·(B-Sports) - 当榴莲跳进一锅鸡汤

  公司新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7-04 17:37

  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小时候,家里做咖喱鸡,邻居大叔献上一计:这是曾经住在法租界金神父路的一位俄侨大妈伊莲娜告诉我的秘方,取一只苹果,削皮切小块,与土豆、胡萝卜、青椒、鸡块一锅煮,七分熟时加咖喱和牛奶,味道一流!妈妈依计行事,果然别开生面,有异国情调。我在碗里寻找异化了的苹果,不见了,大概都融化在咖喱浓汁里了吧。

  上海人在夏天喜欢做色拉,也就是小青年在讲故事时赋予某种乡愁的“本帮色拉”,红肠切丁、熟鸡蛋切丁、土豆切丁、刀豆切丁、胡萝卜切丁、酸黄瓜切丁……一切食材丁丁丁。弄堂里的阿姨出来提供优化方案:色拉酱里加半块光明牌中冰砖,使劲搅拌,然后将所有食材拌在一起,开吃。

  但我们家还要加一只苹果,当然也是丁。味道有点甜,要是白醋点到位,就能取得平衡。俄罗斯的土豆色拉应该不会加冰砖和苹果吧,我们高举海派大旗,时不时要来点新花样。

  新雅粤菜馆有一道经典名菜:咕咾肉,肋条肉(现在有人用更好的梅肉)切块,有肥有瘦,拍粉后炸至外脆里酥,捞出待用,再烧只小甜小酸的酱汁,复投肉块以酱汁妥妥包住,这个味道最对老外胃口。这道菜的灵魂就是菠萝,切厚片,与青椒、洋葱组成一个朋友圈,不仅有赏心悦目的色彩搭配,热带水果的香甜也提升了这道菜的风味,也因此,它被叫作菠萝咕咾肉。价格实惠,老少咸宜。

  后来厨师考虑到消费者怕甜,改用火龙果。然而,菠萝一旦缺席,整盘菜就溃成不军啦。亲爱的菠萝,回来吧!

 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粤菜馆开得风生水起,有些店家就推出菠萝炒饭,这个产品亦菜亦饭,经济实惠,气氛也好,可供四五人乐呵呵地共享。菠萝在五分之一处平行开盖,下面削出一个平底,不至于摇动。中间掏空,掏出来的菠萝肉切成碎块,挤出一些汁水后待用。提前一天将大米浸泡,加水和椰子浆蒸熟,拌松,吹凉,接下来将米饭与菠萝碎、火腿末、香菇末、笋丁、虾仁、胡萝卜丁、青豆等一起炒得松松软软香喷喷,盛起待用。净锅后再加油炒散两个鸡蛋,锅里加两勺油咖喱,再倒适量椰浆,将所有食材一起投入,加点盐,如果再撒一些洋葱碎也可以。炒匀后填入菠萝里,撒一层马苏里拉芝士碎,合上盖子,用四根竹签在边缘处钉住,放进烤箱烤十分钟后上桌。揿起盖子的那一刻,奶香与果香一起涌出,每个人都眼睛发直,垂涎三尺了。

  后来我还吃过石榴籽炒河虾仁、面拖香蕉配苔条小黄鱼、榴莲小龙虾春卷等。至于蟹酿橙,是宋人发明的美馔,也是金风十里的一大亮点,多次出现在国宴菜单上。不过严格来说,与西瓜盅一样,这只橙子也是作为器具而存在的,并没有直接参与食材的互动表演。

  有一年冬天去北京,在一家饭店吃到一道雪梨炒鸡,这是传统老菜,在《随园食单》里也有记载。鸡,要取鸡胸肉;梨,要用天津鸭梨,在冬天又称雪梨,水分足,味道甜,吃在嘴里卜卜脆。鸡胸肉漂去血水,剔去筋膜,切薄片,加蛋清上浆,温油滑锅,再下梨片转大火颠几下,鸡片嫩滑,梨片甘脆,盘底无汁无油,味道太好了。想不到江苏官府人家的细致菜一路漂到京城里啦。北京的朋友告诉我,北京人现在可讲究了,还有红酒浸雪梨、燕窝酿雪梨等,入秋后来一碗猪肺雪梨汤,有润肺降燥的功效,至于鼎鼎大名的小吊梨汤,已经成了饭店的招牌。

  还有一次在苏州某私房菜馆吃饭,席间上了一道乾坤糟方,一尺半长的腰盘中央,坐着一方焖得酥烂而外形完整的五花肉,层层相叠之间自有八宝镶嵌,卤汁稠稠地漫开。两边排列八对东山枇杷,明泽,只只饱满,剥皮后切开口子,填进桂花豆沙,上面用炒香的松籽结顶,看上去就像水果版的炒肉团子。我觉得这只枇杷比肉还好吃。后来得知,枇杷嵌豆沙虽是跑龙套角色,却在苏帮菜里经常登台亮相,既可增加风味,又可营造气氛。有一次在吴江宾馆,又与枇杷相遇,这一次会镶嵌什么呢?细看之下又惊到了,居然嵌了三虾——清炒的河虾仁、虾脑和虾籽。一口吞下,真呼惭愧!

  在上海的西菜馆里,前菜往往眼花缭乱,当西班牙火腿不再神秘之后,有厨师奇思妙想,挑一只熟透的哈密瓜,刨皮去籽切厚片,每片火腿夹一片哈密瓜,卷起来摆盘,咸甜中和,增香解腻,配香槟,配干白,营造气氛最佳。

  后来我也手痒了,做糖醋小排,用新鲜的山楂熬成浓汁,取它的酸味来加持小排骨,但是效果并不咋的,主要是果香与肉格气混作一团,不大和谐。就像你与一个金发女郎来一个伦巴,她要是身上有一股肉格气,保不准你的脚步就乱啦。所以对付肉格气的办法,还是简单粗暴地加醋。后来我做排骨年糕,用山楂汁加生抽、白糖、胡椒粉,烧成一个沙司,淋在年糕上,味道比鲜得来的还好。

  有一年在吴江宾馆,吃到了国家级烹饪大师徐鹤峰的几道创意苏帮菜,他经验丰富,厨艺高超,思路开阔,创意无限,一开始上了莲雾炒虾仁、草莓沙司煎羊排、火龙果夹鱼片、油牛果酿鸽松、荔枝小炒肉等,这算开胃菜。

  接下来做了一道家烧风格的青鱼肚当,汤汁较宽,等划水八分熟后再将三四块的肉鼓鼓的榴莲果肉滑入锅里,焐十几秒钟就可以了。端上桌的那一刻,一股香气胀满包房,一时间又叫又喊,群情激奋。可惜这档节目来得晚了些,我已经吃到喉咙口啦。坐在我对面的几位美女吃货大概已知有隐藏菜单,留着肚子迎接第二波,般的吃了个酣畅淋漓。

  最后徐大师又上了两道甜品:一道是芒果布丁,这个已经比较普及了,但后一道榴莲舒芙蕾是第一次领教。看到舒芙蕾我立马满血复活,管它飙不飙血糖,拿起叉子三口两口就光盘了。又松又软又好看的这款西点,嵌了一大团糯糯绵绵的猫山王榴莲,咬开的瞬间,果香喷涌而出,仿佛南国雨后的椰风吹在身上,太有情调啦。

  后来徐大师还做过榴莲煨花胶、榴莲炖鱼翅、榴莲煎鹅肝,那年中秋节还做过榴莲月饼,美女营销经理拍了小视频在线上一亮相,立刻引爆一波网购。

  昨天晚上,我与朋友在浦东滨江大道的尚悦西街吃饭必一运动·(B-Sports),这是一家名叫“人间酒暖”的时尚餐厅。现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,业态多元化、客户年轻化,菜品设计思路十分开放。比如这家,从餐位设计上看是适应夜生活的酒吧,但出品上又像面对年轻即时消费的烧烤店,他家主打是日本烧鸟,不过你要是想吃个中式正餐的话,冷盘热炒也能给你端出来。我们十二个人,摆了个西式长桌,两两相对,桌子的一端摆着四颗色相一流的榴莲。对,我们要吃一顿水果大餐。

  帅哥当着大家的面将两只泰国榴和两只马来西亚B101榴莲剖开,先切去蒂部,再顺着自然迸开的裂缝进刀,左推右挡就开作五瓣,然后用手剥取果瓤,这套操作看上去比开菠萝容易。帅哥一边开一边跟我们讲解两种榴莲的区别。今年榴莲是大年,进口价大幅下降,正是饱啖榴莲的大好机会。

  吃过两种风味略有差异的现剥榴莲——几个美女大口吞食榴莲的狠劲令人咋舌,服务员端来来用浙江杨梅加工的杨梅气泡水和杨梅清酒。接着上了十几串招牌烧烤,有鸡软骨、鸡中翅、鸡胗鸡肝鸡心等,肉块中间夹了青椒片、菠萝片、苹果片等,不仅中和了烤肉的滋味,还有解腻作用。

  杨梅果冻相当漂亮,杨梅剥出核,将果肉放在料理盒底,浇上啫喱水进冰箱冷却,脱模后切块,晶莹剔透,颜值很高。柠檬煮杨梅也是甜口,先将杨梅扔进沸水里煮十几秒钟,捞出后浸泡在事先调过味的柠檬汁里,低温中浸渍一小时入味。这道冷菜十分开胃,也启发了我以后用此法做别的菜。榴莲土豆泥沙拉、杨梅熟醉大头虾的技术含量不算高,但鲜杨梅与糖排小排的搭配很相宜。需要将杨梅在油锅里过一下,使其表面紧致,吃起来有嚼劲。

  汤品隆重上场:金枕榴莲砂锅鸡,听听名字也让人心动。一砂锅草母鸡汤炖好后端上来,再坐到燃气炉上让其加温。老板陈云鹤先生拿着一大盘榴莲果肉进来,将大块榴莲依次拨入锅内,榴莲受热后果香款款升起,满屋子都是南国水果浓烈的香气。我有过品尝徐大师榴莲菜肴的经验,这锅汤的滋味我是想象得出的。

  香气浓郁,咸中带甜,榴莲与生俱来的那种刺激性气味被压下去了,香甜的气息散发后,营造起一种令人愉悦的就餐氛围。斩块的带皮鸡肉也炖得到位,不柴不老,筷子一挟,骨肉分离,高温加持后的榴莲可以用汤勺挖来吃,软糯中更兼情意缠绵,味道不同凡响。每人喝了两小碗,浑身冒汗,这时最好有冰啤酒来灭火。

  接下来是咖喱榴莲酿油条,将榴莲与黑毛猪肉糜一起拌作馅料,塞进老油条里,切段油炸至脆,是上海男人喜欢的下酒菜,夸夸入口,脆感分明,相当好吃。黄油蒸鸦片鱼头没有加水果,但鱼肉又嫩又肥,值得多吃几口。

  接下来是一道红艳艳的猫山王榴莲红烧肉,红烧肉本身就烧到十分出色,皮糯肉酥,弹性适当,回味甜鲜。整块的猫山王榴莲果肉放在明火上反复先烤几下,至边缘出现焦糖化,再和榴莲果仁一起下锅与红烧肉周施,整道菜不仅颜值惊艳,味道也是一流的,我认为超过目前上海98%饭店里的红烧肉。我第一次吃榴莲的果仁,与一只橄榄差不多大小,软糯爽口,满口异香。

  再上了一道潮州酸菜青椒爆炒大肠头,酸菜是他家厨师自已腌的,陈老板认为可以击败市场上所有的酸菜。极厚实的圈子渍过,再卤,冷却后切片,再以高油温炸至松脆,好吃得不行,我不知节制地连吃五六片。然后警告自己一定要克制,无论如何不能再动筷子了。

  主食是杨梅寿司红龙卷,每人一贯,管饱。甜品是杨梅布丁,当然也要吃光,才对得起“人间酒暖”这四个字。

  隔壁房间突然响起爆破般的叫喊声,某金融机构三十多位年轻人包场搞团建,一大锅榴莲鸡汤刚好掀开了盖子……